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动态>>超声资料 >> “战疫”过后,医疗器械行业“潜藏”的机遇
 

“战疫”过后,医疗器械行业“潜藏”的机遇

时间:2023-03-24 06:45:35 


虽然受疫情大环境影响,整个医疗器械行业也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各种损失,但相对旅游、餐饮等行业而言,疫情对医疗器械行业造成损失是有限且短暂的。笔者乐观地估计疫情之后,随着国家各种减税、帮扶政策出台,大多企业可逐步挽回损失恢复正常运转。
相反从长远来看,疫情的爆发将促进市场对医疗器械需求的大幅增加及重视程度提升,尤其是与呼吸、检测康复、应急防控、重症病房建设及健康防护相关产品,将在疫情后市场扩容及基层下沉过程中迎来需求高峰。
据悉,疫情爆发后,除武汉紧急建设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外,全国已有20多个省近60家医院要建设单独隔离院区、危急重症ICU病房,未来几年发热门诊、危急重症ICU病房、单独隔离院区的建设将迎来新的建设期。于此相关设备包括小型生化/免疫检测仪、带CPR检测的血球仪、血气分析、血氧仪、监护仪、超声、输注泵、移动DR、便携超声、血球仪、传染防护耗材额温枪、医用耗材等。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充斥着各类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呼吸机、红外热像仪等物品告急信息。相信未来国家一定会加大对医疗器械及各种医疗资源投入,尤其是作为应急医疗重要物资,部分医疗器械或将会列入国家长期战略储备,以保障社会需求。

"根据工信部2月2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医疗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图机、CRP、消毒产品线、雾化器、血氧仪、口罩、手套、鼻喷雾等产品需求量猛涨。"

【疫情让行业创新创业气氛激增】
医疗器械作为生命健康产业最重要的子领域之一,其产品上市需要经过注册检验、临床评价、技术审评等多个环节,门槛要求很高。这次疫情期间,在政府政策鼓励下,行业诸多科研人才投入攻关创新型产品,如病毒隔离床、隔离舱、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等快速获得注册证,一些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快速运用到临床中。

此外其他行业如电子、传统制造业等会受到疫情影响,快速转行进入到医用防护产品生产及线上问诊服务等细分领域中。这部分技术人才的补充将有力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在2月3日召开会议上中提出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鼓励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9日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第12条中提及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相关技术与产品创新,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针对新冠肺炎防治,在检测技术、药物疫苗、医疗器械、防护装备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生产创新,对取得重大突破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时予以优先考虑。
相信疫情后,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监管及创新创业都还将更加优化,未来会有出台更多鼓励行业创新的利好政策。
疫情让AI、机器人、HRA等智慧医疗技术大显身手
 在疫情控制中,作为近两年行业热点的AI影像、AI心电图机等器械能有效解决疫情中疾病海量数据处理、疾病标记物筛查、治疗方案模拟等工作,全面提高诊断的效率及准确性。同时 减轻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相信未来以AI为基础的医疗流程优化、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及患者随访、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都将助力医疗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升诊疗效率。
疫情让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等爆发性增长
就像当年因SRAS疫情崛起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一样,这次疫情让国内医疗信息化系统,远程诊断、在线问诊等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领域被按下激活键,迎来了久违的一次出圈机会。
疫情让消毒感控及健康防护品迎来更大市场
总之,疫情带来的这支"黑天鹅"给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疫情也会给整个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包括医药、医疗和和医保都带来或大或小的变革及影响,但无论怎样我们坚信,医疗器械产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将日益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为保驾护航人类健康肩负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价值。